时间:2018-11-09 13:20:52编辑:文二
明朝杨家将小说现存多少本?小说有什么隐藏的秘密?
杨家将小说综合了史实、野史和民间传说,使杨家将故事得以定型。现今存世的明代杨家将小说有两种版本,《全像按鉴演义南北两宋志传》和《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两种版本都出现在万历年间(1573-1620年)。
《全像按鉴演义南北两宋志传》,由《南宋志传》和《北宋志传》两部分组成,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之前就已成型,共20卷100回。《北宋志传》是该书的后半部,单独成书,主要讲述杨家将故事。
《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刊印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简称《杨家府演义》,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拉长,一直写到杨家将第五代人物杨怀玉辞官,举家隐居太行山。
两种版本前后相差13年,相比较而言,《北宋志传》流传更广,到清代又以《北宋金枪全传》、《杨家将》、《天门阵演义》等多种名目出现。《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的叙述各有不同,特别是自杨六郎去世之后,故事更是有了明显的差异。《杨家府演义》包含了杨宗保父子平定侬智高和杨文广父子征讨西番新罗国,内有“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北宋志传》关于杨家将的情节要简略许多,只有杨宗保与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却夹杂了宋朝其他人物的不少故事。
“南北宋志传”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单其名字就充满了疑问。《南宋志传》是其前半部,也就是上集,内容从石敬瑭征蜀开始到曹彬平定江南为止,讲述的是五代及北宋开国的故事。下集《北宋志传》,以杨家将祖孙三代的英雄故事为主,从北汉主驱逐忠臣开始,一直到杨宗保平定西夏,讲述了发生在太宗、真宗及仁宗三朝的故事。也就是说,《南宋志传》在前,《北宋志传》在后,这与历史上的南北宋之分根本不搭界,为什么反而叫了南宋、北宋呢?
南宋、北宋是一个历史名词,但宋时人们并不这么称呼。宋人自称“大宋”,金人称其为“大宋”或“宋”,没有南宋北宋之分,南北宋的概念是后人提出来的。
有关“南宋北宋志传”书名的缘由,各界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南宋志传》的旧版本叫《五代志传》,为了与《北宋志传》相统一,后来改成了《南宋志传》。
另一种说法是,《南宋志传》所讲的宋太祖登基及平定诸国之事,都发生在宋本土和南方,所以叫“南宋”;而《北宋志传》讲的是平定北汉,继而与辽、西夏征战,都在宋之北境,所以叫“北宋”。
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匡胤曾被周世宗柴荣封为南宋王,因而以他为主角的书便被称为《南宋志传》。赵匡胤被封王一事见于《飞龙传》第52回。
第四种说法是,《南宋志传》原先的书名,很可能类似于《南宋王赵匡胤志传》,后人翻刻时并不深究其中之意,简写为《南宋志传》。而《北宋志传》的原名可能近似于《杨家将志传》一类,为了与《南宋志传》对应而改成了《北宋志传》。
不管“南北宋志传”缘何叫了这样一个名字,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南宋志传》与《北宋志传》在内容上有很大关联。《南宋志传》的很多内容取材于《五代史评话》,但也牵涉到杨家将的部分事迹,因为杨家是北宋征伐北汉的主要对手。如果只读《北宋志传》,有些情节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答案往往要追溯到《南宋志传》。五郎出家为僧的故事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例。
《北宋志传》第十七回写到了杨五郎出家五台山:
幽州救驾之后,杨家将死伤惨重,五郎有幸冲出重围,后面喊杀声不断。他转过林边,一种劫后余生的凄凉感油然而生,心内一片烦闷,战场上血肉模糊的场面让他始终静不下心来……他突然想起,当日在五台山,智聪禅师送给他一个小匣子,嘱咐他在急难之时打开。如今父亲兄弟浴血拼杀不知所踪,自己又不知该何去何从,确实到了该打开匣子的时候了。
杨五郎顿了顿神,从怀中取出小匣,打开来,发现里面装有一把剃刀和一张度牒。他看后顿时明白,立刻将长斧去掉斧柄纳入怀中,卸下盔甲战袍,剃净须发,径直奔五台山出家去了。
看罢这样一段描述,不由得人产生疑问,杨五郎是如何得到小匣子的,智聪禅师又是谁,他为什么单单把小匣子给了五郎?
这个问题,《北宋志传》没有交代,但却可以在《南宋志传》找到答案。
当年周世宗亲征北汉,遇到了杨业的顽强抵抗,周世宗取胜无望无奈退兵。杨业班师回朝路过五台山,素闻山上有位高僧智聪禅师,他相术高明,能够预知未来。
因为顺路,杨业起了前去拜望之心,期望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透视未来,指点迷津。智聪大师将杨业父子逐一相过之后,沉思良久没有说话,在杨业的催问之下,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将军之子都乃当世豪杰,我一介贫僧怎可胡言乱语。”
杨业道:“理贵直言,不管禅师说出什么来,我们都不会怪罪于你,大师明言便是。”
智聪笑道,“既然令公不怒,那我就直言不讳了,可能对七位将军多有冒犯……几位将军都是忠国勤王之相,只可惜刚质太露,怕是难以善终。”
令公听后并未当真,拍掌大笑,“大丈夫战死沙场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相反却值得骄傲,我怎么会斤斤计较呢?”
当晚,杨业父子安歇在五台山。除了五郎,其他几个孩子都没有特别的反应,唯有五郎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想起智聪相面之事,不由得心下难安,便偷偷起身到僧房去见智聪。
智聪问他,“将军深夜不睡,到此有何贵干?”
五郎说:“今天听禅师所言,心下甚觉不安。希望大师能指一条活路,大恩大德虽死不忘。”
智聪说:“这是分定之事,贫僧如何救得?”
五郎再三恳求,智聪沉吟半晌才说,“将军若要脱离患难,除非是远走高飞,遁迹于山林泉水之间,或许可以免除其祸。”
五郎不明白:“禅师所言极是,只是我父子兄弟一向相随,如何舍得分开?”
智聪双手合十:“此乃天机,不可泄漏。”随后,智聪取过一个小皮匣交给五郎,“平时不要拆开,遇到实在不能化解的急难之事方可打开。里面有救你之策,千万不要忘了。”
关于五郎为何出家,还有不同的说法。京剧有《五郎出家》一戏,称杨五郎是代赵光义出家。幽州之战,宋军大败,赵光义避难五台山,许下心愿,若能脱难,便不再留恋皇权,即刻出家。群臣极力劝阻,但又想不出替赵光义还愿的办法,此时杨五郎挺身而出,请求替宋太宗出家。五郎替皇帝出家虽然没有大郎舍身救主那么悲壮,但也平添了一层英雄色彩,进一步充实了杨家将英雄事迹库。
五郎出家的故事元代就有流传。元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第三折,长国姑为救杨六郎,与王枢密展开了唇枪舌剑,内中就提到五郎为僧。
王枢密说:“想那杨家父子,有甚么功劳……杨景便也罢,想他父亲杨业,没本事死在阵上,这也是有功劳的?……想他哥哥杨五郎,削发为僧,这等怕死,也是有功劳的?”
长国姑回道:“……你道是杨和尚破天阵吃了些亏,却不道救铜台是靠着伊谁。他兄弟在沙场上苦争战,刀尖上博功绩,你还在这说三道四,他家没的功劳,倒是你有功劳来?”
另一部元杂剧《昊天塔孟良盗骨》第四折,杨六郎取回父亲骸骨,受到辽兵紧追,在五台山碰见一个莽和尚,双方各有戒心,神情紧张,不料这和尚却是五郎。此时辽将韩延寿赶来,眼看一场厮杀就要发生,五郎设计轻而易举地将他擒获。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与《昊天塔孟良盗骨》流传甚广,对杨家将故事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南宋艺人也说唱“五郎为僧”,但内容究竟如何,已不得而知,想必应该与元杂剧一脉相承。有关五郎为僧的传说,出家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在宋辽对峙的一些关键时刻,若杨家将遇到无法破解的难题,都还需要五郎出山施以援手。
更具戏剧性的是,五郎虽然出家,却还率有五百和尚兵,成了不在编的杨家将,屡助大宋破辽,特别是大破天门阵,五郎功不可没。
唐代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说法,宋代也有五台山和尚与官兵交往的记载,《宋史·冯行已传》就曾提到五台山寺“调厢兵义勇缮葺”之事,不过这些记载都跟杨五郎扯不上什么关系。
在杨家众兄弟中,五郎是独具特色的,其他兄弟个个使枪,他却使一把长斧。
五郎出家似乎合情合理,真假难辨,但若跳出故事传说,放到整个历史大背景来看,就知道完全是虚构。《宋史》记载,杨业有七子,能上战场征杀的不过是延玉和延昭两人,其余六子都没有征战疆场的记录。杨五郎在杨业战死之后,受到了朝廷的封赏,荫恩为殿直,根本没有出家。“五郎为僧”的故事再一次表明,杨家将故事已游离于历史事实,趋向于文学创作。
尽管五郎出家纯系子虚乌有,但还是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史学家,愿意相信这样的故事是事实,并且对此进行了不断的附会,明清两代这种风气尤甚。
明代郑若曾编著的《筹海图编》,卷十一《僧兵》中讲:“五台之枪,本之杨氏,世所谓杨家枪是也。以五台山僧善杨家枪,拟调征倭寇”。《筹海图编》是筹划沿海防务的专著,其论述海防、日本诸事多系作者耳闻目睹,是研究明代抗倭战争的重要文献。但若说五台山曾有杨家枪法,那还真无法考证是真是假了。
清朝人的联想力更为丰富,光绪年间修订的《山西通志》称,五台山北有太平兴国寺,寺内的主持即为杨五郎之师。这座寺赐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就是太宗兵败的第二年。寺内西院供杨五郎像,像旁有五郎所用的铁棍,重八十一斤。寺庙所在的沟叫五郎沟,庙外有五郎阅兵台。这些遗迹在“文革”时被铲除,人们只能在历史记载中窥见一二。
五台山在很多人眼中都是一块圣地,山上的寺庙让人崇拜有加,那里是祭神的好去处。《北宋志传》讲,宋太宗为圆先帝遗愿,执意到五台山进香,才落入辽人的圈套。五台山的景色很美,套用书中的原话:“果然一座好山,前探幽州,后接太原,端然限界中耸出一奇峰,层峦叠翠,万峰在目。”
宋时五台山属辽国地盘,赵光义要想在五台山还愿恐怕很难成行。所以历史上,明确记载先帝许愿五台山、帝王驾临五台山的,都是在元代而非宋代。如此看来,五郎在元代被设计为五台山出家绝非偶然。
与杨家其他兄弟的故事相仿,历史上虽然没有五郎出家的记载,但却有厌倦红尘、意欲出家的宋朝士大夫,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可以算作五郎出家的故事原型。
宋史《查道传》中有载:查道“游五台,将落发为僧”。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是个有名的孝子。他从小不苟言笑,好学多思,未冠之年就以学业闻名。有一次他的母亲病了,无意中说到想吃鳜鱼羹,查道牢记于心。当时正值天寒地冻,市场上根本没有鳜鱼可卖。
查道跑到河边,凿开冰块,边哭边祈祷边捉鱼,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终于捕到一条鳜鱼。查道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在母亲治病的过程中,为了表示虔诚,他刺破手臂,用血书写佛经。也许是爱让苍天动了心,母亲的病终于有所好转。
又过了几年,母亲年老去世,查道伤心已极,对追求功名失去兴趣。有一次,他巡游到五台山,发现这是一块难得的圣地,便准备在那里落发为僧。一天晚上,大雨瓢泼,雷声震天,一道闪电过后,廊上的一根支柱被击断,查道刚好坐在那根柱子之下,但他面无惧色,不为所动。寺僧大为惊异,视之为天人,纷纷劝他出仕为官,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端拱初(988年),查道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后来受到寇准等人的赏识和推荐,名扬四海。查道与杨五郎、杨六郎为同一时代人,他将要“落发为僧”之处,正是传说中杨五郎出家的地方。世人对杨家将和五台山都敬意颇深,两种情愫叠加起来,使得人们对杨家将与五台山产生了某种联想,查道的故事正好为小说家行了方便。
杨家将小说把前朝零散、片断的故事系统了起来,还附会了大量名人故事、奇闻逸事,集百家之事,安于杨家将一身。这正是杨家将小说吸引人的所在,也是得以兴盛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风靡之前,明代就已出现了相当流行的完整版本。《北宋志传》和《杨家府演义》都提到了这一点。《北宋志传》编辑整理者熊大木称,该书是收集《杨家府》等传,再参入史鉴年月等编写而成。所谓“参入史鉴年月”,就是在每卷前面按正史添加历史编年。
《杨家府演义》第四回,五郎用降龙棒把萧天佐打得露出原形,接着有一段按语:
旧小说天佐现出本相,被五郎砍为两段,其头飞落黄琼城,化为人,后称火离国王;其尾飞落铁林洞,化为人,后作河口军师,复大乱中国。
《北宋志传》第三十八回:
旧小说天左头截飞落黄州城,后称火离国王;尾截飞到铁林洞,后作河口军师,又乱中国,不提。
从两部书描述的情形看,他们所提及的“旧小说”内容相仿,很可能是同一部书。《杨家府演义》与《北宋志传》都深受旧小说的影响,又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有所发展和创编。
无独有偶,明人叶盛在他的《水东日记》中有载,当时南方的私人书坊流行过一部叫做《杨六使》的长篇小说。叶盛是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年)的进士,他所提到的这部书,比现今存世的杨家将小说要早一百多年。
熊大木所称的《杨家府》与叶盛所言的《杨六使》是否为同一部书已无从考证,因为它们都没能流传下来,好像突然间就从人间蒸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还有,《北宋志传》给人的感觉是拼凑的痕迹太重,前八回与杨家将无关,讲的都是呼家将的故事,后面又有高怀德、赵普、宋琪、曹彬等人之事,似乎有心把杨家将故事加工成北宋演义。
另外,明代杨家将小说较之以前的杨家将故事,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妖魔鬼怪盛行。
元代及明初,杨家将人物塑造基本上都是写实的,到了明代中后期,冒出大量神怪内容,从写实到神魔,风格变化可谓大矣。著名史学家余嘉锡先生曾经感叹,杨家将小说“自大破天门阵以下,牛鬼蛇神,无理取闹,阅之令人作三日呕”。
这种说法虽然稍显极端,但却是对杨家将小说荒诞色彩的客观评价。元明戏曲中的杨家将故事,神怪色彩很少出现。《昊天塔》中有杨业托梦的情节,但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破天门阵》一戏,虽然也是妖道设阵,但重点渲染的是天门阵如何神秘莫测,阵中有阵、阵中套阵,杨六郎及其属下二十四使是破阵的主力,宋军取胜靠的是人力而不是神力,没有太多的神怪、巫术。
在明小说中,破天门完全变了味道,神魔色彩相当浓重,人只是某种道具,根本无法左右局势,一切都要仰仗神仙鬼怪斗法。明代中期的《东游记》也讲到了天门阵,一些情节雷同。至于破天门阵之后的故事,更是邪乎得离谱,两军交战,取胜之道不再是将军自身的武艺、胆识和谋略,而全靠法术与魔法克敌。这似乎是一种倒退,但却迎合了明代的政治与现实需要。
“巫术”对现代人来说是个并不怎么光彩的词汇,但在中国古代,它对政治、军事、文化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非常深刻。《山海经》、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以及唐代传奇,无一例外地都有巫术出现。明代小说也深受影响,神妖内容不时出现,《西游记》自不必说,“三国”和“水浒”也不能脱俗,都有不同程度的神怪内容。
明代杨家将小说也是巫术风行,战争不再是凡人的斗争,将军们若想赢得胜利,不会巫术是万万不行的。杨文广、杨宣娘与敌斗争,几乎每次都要依靠巫术取胜,巫术成为克敌制胜的不二手段。取材于元代戏曲和民间传说的杨家将故事,到了明代演变成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混合物。
木桂英的出现,杨文广的故事,十二寡妇征西,其表现手法与《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类似。第四十五回,宣娘撒米成兵截敌去路;第五十五回,杨门女将与八臂鬼王斗法,鬼王黔驴技穷,战败被擒,最后被打回原形,却原来是一只偷吃了仙丹的螃蟹精。
古人认为,人间的重要人物与天上的星辰是对应的,星象变化预示着人间的重大事件,这也是巫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北宋志传》第25回,五郎观星象,“见将星明朗,正照于双龙谷”,所以知六郎尚在。两部杨家将小说都讲到了八王患病,寇准请华真人为八王向北斗祈寿之事。《三国志通俗演义》也有类似情节,诸葛亮为延长寿命而向北斗祈禳,不料被魏延将本命灯踏灭,功败垂成。
除了神怪、巫术,杨家将小说还充斥了大量的宗教宿命色彩。杨六郎是白虎托生,追随六郎的岳胜、焦赞发现了此中的奥秘,将其视为神人而终生追随。
不仅如此,《北宋志传》很有一些地方题不达意,比如第一回前有首古风:“仁宗统御升平盛,蛮王智高兵寇境;杨府俊英文广出,旌旗直指咸命归。更有姨娘法术奇,炎月瑞雪降龙池”,但正文却没有诗中提及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北宋志传》把一些情节删除了,但又没有很好地修订,不能自圆其说,这看起来是破绽,却为解读历史真实提供了线索。
明朝人郎英对熊大木所在的建阳书坊有如下评价:
“凡遇各省好书价高,即便翻刻,卷数目录相同,而篇中多所减去,使人不知,故一部止货半部之价,人争购之”,“板纸最滥恶”,“品最下,而值最廉”。
郎英的记载,部分解释了《北宋志传》为何情节缺失、前后不一的原因。熊大木的建阳书坊有点类似现在的盗版基地,在商业利益驱动之下,他们把一部书分为两部,省却中间很多情节,不为别的,只为降低成本,多赚点钱。
商业利益固然可以解释《北宋志传》为什么要删除一些故事,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再深一步讲,既然明初就有杨家将的完整版本,为什么只有万历年间的保存了下来,是什么原因让之前的版本突然失传了呢?明小说为什么妖魔鬼怪成风,风格突然发生那么大的变化?这里面有些什么蹊跷原因?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天灾还是人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