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7 18:30:00编辑:梓岚
少林寺就其主体建筑来看,并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贯穿中轴线的建筑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建筑物。山门应作“三门”,即三解脱门简称,称寺院大门为三门,取其脱离尘世、步入佛道的意思。现在少林寺的三门,是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立的。正门上方横悬长方形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御题颁赐。
少林寺比较特殊或者比较有特色的建筑物有哪些呢?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据说,从北魏孝文帝元宏到清高宗弘历,有二十多位皇帝曾经游访少林寺,方丈室让给皇帝留舍,因而又有“龙庭”之称。
立雪亭,在方丈室后,为纪念达摩、慧可而修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殿内供初祖达摩。神龛上方悬挂“雪印心珠”匾额,系清高宗弘历游幸少林寺时御题,匾额正中钤“乾隆御笔之宝”印鉴。
千佛殿,为少林寺最后一进大殿,也是少林寺现存最大的佛殿。因殿内绘有大型壁画《五百罗汉》而得名。殿内供毗卢佛,故又称毗卢阁。神龛后面北壁及东、西两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壁画高7.5米,长42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构图严谨,形象生动,气势磅礴,世所罕见。殿内地面上,尚有48个脚坑,传为当年寺内武僧练武所遗。清代朝廷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只好选择最隐蔽空旷的千佛殿习武。
少林寺还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三奇”,这就是“伸腿佛”、“没鼻钟”和“迷魂塔”。在中国寺院里,释迦牟尼的塑像一般都是结跏趺坐,表现出一种清净淡薄的宗教意蕴,而少林寺院大雄殿内的释迦牟尼塑像却垂膝而坐,呈武相姿势,这大概与少林寺崇尚武术不无关系,此为一奇;第二奇是寺院钟楼下的大铁钟,高2.1米,重5500公斤,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构造,即钟身与钟鼻铸造时是分开的。有人说,这是因为铁钟体重,钟鼻是后来配上去的,既保持钟体寿命,又提高铁钟音质;也有人说,这是为了方便寺僧习武,故意将钟身与钟鼻分开铸造;少林寺的第三奇,便是那座有“迷魂塔”之称的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中国最大的塔林,地处少林寺院西300米处的山脚下,南临少溪,树木茂密,景色秀丽幽静。塔林面积14000多平方米,这里建有自唐贞元七年791年到清嘉庆八年1803年间少林寺历代僧人的砖石墓塔群。这些墓塔在15米以下,高低不等,大小不一,造型千姿百态。相传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到少林寺,看到少林寺塔林浩瀚,就让随驾的五百御林军到塔林里数塔。结果这五百名御林军点了大半天,还是没能统计出塔林里究竟有多少座塔,于是,少林寺的塔林具有“迷魂塔”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