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9 14:00:07编辑:浮泊凉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比较小;70年代开始,由于美国客机经常遭到劫持,海外的外交官和美国公民经常遭到袭击,现代国际恐怖主义日益对美国构成了挑战,美国政府也开始逐步密切关注恐怖主义问题。1972年9月,8名黑九月运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成员袭击了联邦德国奥运村。
这些恐怖分子杀死了2名以色列运动员并将另外9名以色列运动员劫为人质,在慕尼黑郊区,恐怖分子将人质全部杀害。这一事件的发生,震惊了全世界。美国立即成立了反恐怖主义的内阁委员会和工作小组。这一机构是美国第一个防范恐怖主义的专门机构,它的建立是美国政府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意义重大的一项举措。不过,美国政府这时仍没有将恐怖主义视为一个重要的问题。1977年夏,内阁反恐怖主义委员会解散。
在创建反恐机构的同时,美国政府也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反恐政策。美国认为,对付恐怖主义,必须采取强硬的姿态,使对手确信实施恐怖行动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基辛格指出:“如果恐怖主义组织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迫使美国政府和他们谈判,获取对他们要求的默认,那我们就会为救一些人而使另外更多的人丧命。
我们的政策是,美国的大使和官员决不会和恐怖主义谈判,以求得受害者的释放。”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国内的恐怖活动,强调与对手谈判,以保护人质的生命。
1983年10月23日,美国驻贝鲁特的海军营地遭到汽车炸弹的袭击,伤亡241人。这一事件促使里根政府对其反恐政策进行检讨。1984年4月3日,里根签署了第138号国家安全令。它的主要内容分三个方面:第一,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第二,提高那些支持或利用恐怖主义国家的成本和风险;第三,将重点放在预防恐怖主义的发生上。
同一天,国务卿舒尔茨称:人们对被动的反恐策略能否有效地处理恐怖主义问题表示怀疑,西方国家必须对恐怖主义采取积极的防卫措施。他建议美国应该超越被动的防卫,考虑采取积极的预防,先发制人,进行报复。他说,如果一个人要杀你,你就必须先把他杀死。当武力践踏人类精神及人类自由与武力能够解放一个民族或支持人们对自由的渴望时,当将自我意志强加于人及武力能够带来和平或支持和平进程时,当毫无顾忌地使用武力。
当时的副总统布什、国防部部长温伯格对此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先发制人的军事袭击无异于在拥挤的剧院开枪射击罪犯,很容易伤及无辜。这场争论以舒尔茨取胜而结束。1985年,在罗马和维也纳机场,恐怖主义分子发动了针对美国的袭击,造成5名美国人丧生。在认定利比亚是背后的支持国后,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进行了军事打击。
冷战结束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1993年2月,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死伤1000多人。美国上下为之震惊。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首府联邦政府大楼遭“汽车炸弹”爆炸,死伤近600人。1998年8月7日,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先后被炸,224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美国不断加强反恐的力度。
主要措施有: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严惩恐怖分子的法案;1995年2月,美国政府拨款18亿美元扩大执法队伍和建立国内反恐怖中心,扩大政府部门在驱逐恐怖嫌疑犯或拒绝其入境方面的授权;1996年4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了旨在加强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力度的反恐怖主义法案,对庇护恐怖主义分子的国家进行军事打击。1998年8月20日,美国单方面对阿富汗和苏丹进行导弹袭击,以示报复。
值得注意的是,从克林顿政府开始,反恐怖主义的预防性战略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提出了“非对称攻击”理论。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利卡维利上将在1997年提出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提出:面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某些国家或非国家主体可能会诉诸非对称手段或方式,运用某些非常规途径或廉价手段,使美国军事实力陷于无用武之地,利用美国的弱点或者使用美国不能使用的方法与美国抗衡。其中,恐怖主义、使用或威胁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信息战尤其令人担忧。
克林顿表示,对手可能使用非对称手段(这是一种避开或削弱我们优势而利用我们弱点的策略),美国必须计划和准备打赢此种条件下的战争,这是一项事关重大的挑战,因为我们在常规军事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对美国进行挑战的敌国很可能使用非对称手段,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信息战和恐怖活动。
基于“非对称攻击”的理论,美国提出,对恐怖主义,不仅要实行先前的惩罚性攻击,用武力使恐怖主义付出代价,而且要进行预防性攻击,阻止另外一个具有威胁性的国家或者集团开发军事能力;甚至在这样的国家拥有这种能力之后,也要对其进行阻挠或破坏。
克林顿也清楚,反恐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沿途会遇到挫折”。但是,克林顿表示,“正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中任何敌人都不能阻止我们迎接挑战、捍卫我们的价值观一样,现在任何人都不能阻止我们对恐怖主义展开艰难的斗争。恐怖主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敌人,我们必须获胜。”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在美国制造了历史上最严重、规模最大的恐怖事件,造成前所未有的平民伤亡和经济损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也是空前的。这天上午恐怖分子在前后相差不大的时间内在美国各机场共劫持了四架飞机,其中一架被劫持后可能是碰上了机组人员的反抗,坠毁在匹兹堡附近,一架撞上了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另两架撞翻了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四架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殒命,五角大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估计共有3000多人死亡或失踪。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座各110层高的大楼全部倒塌。
“9·11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本土遭受到的最严重的攻击,震惊了美国和全世界。事件发生后,美国相继发表了《国土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报告》。随后,美国又公布了《抗击恐怖主义国家战略》,在冷战结束后的战略调整中确立了反恐的中心地位。
布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反恐。首先,加强美国国内的反恐措施,建立有效的国家反恐网络系统。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调整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权限职责,颁布反恐法令,并首次让美军参与国土防御,以持续加强本土反恐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其次,从源头打击恐怖主义势力。2001年10月美国主导反恐联盟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2003年3月,美国联合英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出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美国还通过情报交流、签署协议、举行演习、军事援助、协助训练等方式,加强了与各国的反恐合作。
第三,加强反恐科技含量。为提高反恐斗争的硬件水平,美国还大力加强反恐的科技含量。美国不仅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发展了诸如面部识别摄像机、探地雷达等先进的反恐设备,还将高科技的生物识别技术引入美国护照、证件制作,全面构筑了一道高科技反恐屏障。
第四,增加反恐资金。“9·11”事件发生后,为全力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国会一次性拨款250亿美元作为反恐专项经费。2003财政年度用于反恐战争的军事开支为270亿美元,用于国内安全的开支为377亿美元(比2002年度195亿美元增长将近一倍)。2004财政年度用于国土安全的拨款也保持在260亿美元的高水平。
大量的数据显示,美国这一轮的反恐工作还是颇见成效的,本土恐怖事件减少,国内安全环境得到改善。“9·11”事件以来,在美国反恐系统的强力作用下,作为恐怖分子首要打击目标的美国人受攻击致死的不到60人,而且还都发生在海外(伊拉克死伤的美军人数为战事所致,不计入恐怖袭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