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_故事大全_名人传记-耀州区气象局历史故事
耀州区气象局历史故事广告位

美国是如何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的?有哪些手段?

时间:2018-10-30 11:18:11编辑:浮泊凉

美国许多政要和一些学者(他们代表了美国的主流社会)致力于维护美国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的地位,这种努力可以说是在三条战线上同时展开的。一条是所谓的保持实力(包括经济、科技和军事)的战线,一条是外交战线,另一条是文化或价值观的战线。总的说来,这些人所追求的就是美国必须在世界各地表现出它的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存在,这是美国实力的具体表现和象征;外交理论和外交方针直接决定着美国的理想能否成功。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非战争情况下体现美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重要的手段,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关于美国对发展科学技术及对教育的重视等等,关于美国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活动,我们就不多说了,这里仅谈谈后两点。

冷战以来,美国的外交政策虽有摇摆不定的情况,但基本的一条是不变的,那就是不允许世界上再出现一个能与美国一比高低的国家或地区。中国、俄国和欧盟就是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当然,中国因为各种原因,首当其冲,似乎成了美国想加以打击的最重要的目标。一些美国政客一再发出中国威胁论的叫嚣并非偶然,因为他们能找到一定的市场。

641cd8572773bbe4b931934ede809852.jpg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一些高官一再抛出中国威胁论,非常值得我们警惕和沉思。2004年12月30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在太平洋的统治面临中国挑战》的文章,对中国海军加强现代化建设横加指责。20多天后,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又大肆渲染中国能源需求增长对世界的威胁。2005年2月1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向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进行了中央情报局的年度陈述,说明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将打破台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并对该地区的美国驻军构成威胁。

戈斯还具体指出,中国增强了弹道导弹的部署和新潜艇的制造,另外还继续研发更多核导弹。2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另一场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情报预测,中国海军舰队的规模“有可能在10年内超越美国海军”。2月22日,美国总统布什出访欧洲并参加北约峰会,向欧洲盟国大力宣传中国军力发展的威胁,要求欧洲国家维持对华军售禁令。2005年7月19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中国军力报告》,继续渲染“中国威胁论。”

随着中国在东亚和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一些美国人开始认为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军事上对美国提出了全面的挑战。近年来,美国精英决策层对中国的关注已经主要不再停留在诸如巨额对华贸易逆差、中国纺织品冲击美国市场等问题上,而是放在诸如中国企业跨国兼并美国企业时可能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之类的问题,如美国国会议员对联想并购IBMPC就表达了极大的忧虑。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为此对该并购方案展开了长达45天的调查。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进出口信贷银行也由于“安全考虑”而拒绝向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进口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技术设备而提供进口信贷。此外,美国61名国会众议员甚至提出议案要求取消对中国的“永久性正常贸易伙伴地位”(PNTR)。

5d8c4bbb3dc5115a727f191fa12cb30e.jpg

美国的目标并非只限于遏制中国,它也想全面遏制俄国,害怕俄国重振雄风。近年来,美国的触手正越来越深入到俄罗斯周边的独联体国家。美国也在遏制欧盟,它害怕欧盟的独立性的增强,害怕欧盟建立起能与美国抗衡的武装力量和独立的防御体系。

必须明白,中国成为美国的主要遏制目标,这其中既有意识形态的原因,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实际上,在国际关系中,及在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类重大事件中,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相对有限。拉姆斯菲尔德在上述讲话中就曾这样指出:中国无论政治制度如何改变,都将是美国的对手。

从中国人的一贯追求来说,从中国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水平来说,美国政要的这些言论肯定是在误导他们的政府和民众。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反映了美国不少人在思考他们的国家在未来世界中的地位,关注他们国家的兴衰。

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和俄罗斯重新崛起,也为了确保国土的安全,美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体上讲,一方面,是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进行战略部署,在中国和俄罗斯周边建立由一些国家、地区或岛屿组成的多道链条,企图缩小这两个大国对周边国家及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另一方面,美国自“9.11”以后全面认真地对待所谓的“不对称的威胁”,即对待来自那些军事实力根本无法与美国相比的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的威胁,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这些非常规的对抗手段给美国造成的巨大破坏已有目共睹。但这里要强调的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并非仅仅限制在打击恐怖主义。可以说,它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不在这里。

美国维护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继续大力输出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美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已经泛滥成灾,以至一些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但即使这样,美国一些学者依然在担心美国政府忽视这个问题,为此他们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

c382dbd75d8840437a4a599a62854cb9.jpg

“软实力”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名词,“9.11”事件后开始流行开来。国内有人曾下过这样的定义:“软实力大致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它可以归属于“文化”的范畴(其中的“文化的感召力”中的“文化”指的无疑是狭义上的文化),所以软实力也就是文化的力量。柏林墙的倒塌与前苏联的崩溃,是美国的或西方国家的软实力发生重大作用的著名例子。在这两个例子中,“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恐怕是决定性的。

对一个大国来说,现代文化的发展决不仅仅是一个生存问题,而是还要看它对世界的吸引力,否则,它就很难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或者说,现代世界的所谓大国,指的就是其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作为软实力的文化的竞争在当今世界上同样是十分尖锐激烈的。美国文化铺天盖地而来,它对世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即使是这样,一些美国人仍对美国的软实力发展前景忧心忡忡。

提出软实力概念并进行系统论证的约瑟夫·奈最近在一篇文章的一开头就说道:“近年来反美主义已在增长,结果是美国的软实力,即依靠美国的各种政策及构成其基础的合法性来吸引其他人的能力,处于衰落之中。”他接着举例说,一份盖洛普的国际民意测验表明,29个国家中多数人认为华盛顿的政策使他们对美国的看法有一种否定性的效果。一份欧洲的舆论调查发现,大多数欧洲人相信华盛顿妨碍了全球反对贫困、保护环境和维护和平的努力。他认为,“这些态度削弱了美国软实力”。

89989ccd05941c9ffaa0608f80bbda00.jpg

在我们看来,约瑟夫·奈的担心未免多余,因为美国文化的影响太大了,即使真的有所萎缩,世界各国人民也仍然会处处感到它的存在。但这反映了美国一些主流派人物对文化在现代世界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输出美国的价值观或美国的理想,一直是美国政府的基本目标,美国的对外政策中,处处可以看到这方面的影子。

所有这些手段,包括在经济、科技和教育方面的措施,都是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新世纪以来,美国人已经非常坦率地表明了这个目标。美国《外交》杂志2001年秋季号上发表了芝加哥大学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文章,强调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历来是统治西半球,同时不允许另一个强国统治欧洲或东亚,并且阻止一个能够与之相匹敌的竞争对手的崛起。

克里斯托弗·莱恩在2002年10月6日《洛杉矶时报》上又发表文章说:布什总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美国战略的目标是要制止任何希望在实力上‘等同或超过’美国的其他国家扩大军事力量。美国战略的目标不仅是要阻止(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可能的对手’出现,而且还要制止美国在冷战时期的主要盟友(如欧洲和日本)获得大国地位”。

2003年10月16日,美国国防部顾问、亚太安全战略专家、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亚洲计划处主任班宁·加勒特也在大西洋理事会网站发表文章,再次强调美国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是“防止出现一个向美国提出挑战的战略竞争对手”。以此为基础在全世界全面推行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这就是一些美国人的“新帝国论”思潮的基本表达。他们把这看成他们的历史使命。

总之,让全球都处在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或价值观的笼罩之下,这就是美国政府所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标,也是美国维护其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的基本手段。